国际网址导航系统,最好用的网址导航

邓小平与卓琳的爱情:一见钟情到两度求婚被拒,相伴58年成传奇

04-26

浏览量:677

1997年7月1日,是一个让无数国人扬眉吐气的日子。一百多年前的中国积贫积弱,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领土被英国占据。而在回归的这天,香港的天空下着绵绵细雨,就像是在洗去这长达一个多世纪的殖民统治的阴霾。

而当国歌响起,米字旗与五星红旗交替的时候,香港回忆中心爆发出了震耳欲聋的掌声。就在掌声过后香港行政长官致辞时,一位81岁的老人则被他邀请到了仪式台上。这位老人,正是为香港回归做出了卓越贡献的邓小平的夫人——卓琳。

作为改革开放的设计者,邓小平同志在人生的最后时刻,最希望的就是能亲自看到香港回归,在这片属于中国的土地上走一走,看一看。遗憾的是命运弄人,邓小平同志在1997年2月19日便在北京逝世,没能亲眼看到这一切。而卓琳,此行便是来满足自己丈夫的心愿。

一、初见相识,二拒绝

谈起这对佳人,那还得从1939年的秋季说起。根据卓琳本人晚年的回忆,当时的邓小平年纪轻轻便崭露头角,在革命队伍内颇有威名,当上了八路军129师的政委。而此时的卓琳只是一个刚刚加入革命队伍的女大学生,也对这些前线下来的干部们缺乏认识。

当时的邓小平正好结束了前线的战事,陪着邓发撤了下来,而此时卓琳因为文凭高,知识好,因此被分配到了女同志较多的公安部里担任文员。

刚回来的邓小平等人在结束汇报的闲时,便会偶尔去公安部找老朋友聊天说地,也就是在这一来一回之间,邓小平便暗中喜欢上了年轻又具有知识的卓琳。

然而战场得意的邓小平在情场上却没有那么敏锐。在喜欢上卓琳之后,便悄悄找来卓琳的同学,并请她向卓琳传话,直截了当地表示想和她结婚,不知道卓琳同不同意。

对这个还没见过几次面的人,卓琳也直截了当地表示,自己的年纪还小,战争年代国为先,还没有这么早结婚的计划,再次让朋友回去拒绝邓小平。就这样,卓琳直接拒绝了邓小平的第一次 。

从卓琳朋友那边听到了回复的邓小平也不气馁,反而吸取教训,做好心理准备后便再次托人传话,询问卓琳能不能自己直接去找她。卓琳一听,这位领导还挺有耐性,于是便答应了下来。

对于当时并不了解邓小平情况的卓琳来说,她并不认为他是自己理想中的对象。这并没有看不起这些延安老干部的意思,只是卓琳认为,自己没上过战场又读过大学,而那些长征过的老干部没有上过大学但却经历过生死,双方对上眼的机会实在不多。

因此当朋友向她传达邓小平的爱意和 一事时,卓琳还是情不自禁地笑了出来,反而对这位老干部的印象变好了起来。可惜邓小平的第二次 ,却还是失败了。然而失败是成功之母,第三次,邓小平没有失败。

在第二次失败后,邓小平还是没有放弃,开始定期约卓琳出来约会并畅聊人生和世界。在三番两次的邀请当中,卓琳惊讶地发现这个长征的前线干部,虽然饱经战火,但谈吐之间却充满了文雅,行事彬彬有礼。

在深入了解之后,卓琳这才发现邓小平并不像她想象中的那样,反而越加贴近她心目的理想型。就在日复一日的陪伴中,双方的情谊自然也是水涨船高,最终在1940年的春天,邓小平再次 ,而这次,卓琳终于满面含羞地答应了他。

就在延安毛泽东居住的窑洞前,毛泽东与八路军的老战士们,用工农人民纯朴热情的方式为这对新人献上了诚挚的祝福,特地为他们举办了婚礼。而从此刻开始, 这对鸳鸯眷侣则在风风雨雨之中,互相依偎地度过了58年。

二、同甘共苦,恩爱不渝

然而随着战事不断加剧,恩爱夫妻相聚的日子也逐渐变少了起来。前方战事吃紧,邓小平就得紧随其后在司令部里开会讨论战略,能和卓琳见面的机会也只有开会结束的短短十几分钟。

但在渐渐适应了邓小平性格的卓琳看来,这就是他表现出来的爱意。每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总有着一个默默支持的女人,从延安到大别山,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,卓琳总是带着孩子呆在丈夫的身后。

在新中国成立后,卓琳考虑到自己丈夫地位特殊,于是便打消了出外工作的念头,转而帮助丈夫处理工作中的文件。等到邓小平看完了文件,卓琳便会将其收起来做好登记,然而坐着三轮车送到办公厅。在后来人们统计时,只有邓小平的文件是最多、最全的。

但之后的日子反而过得越加艰辛,随着思想和时代的激烈转变,邓小平短短二十余年间,便经历几度沉浮。为了不拖累朋友和家庭,邓小平更是答应只身前往江西。可就在邓小平动身前的早上,卓琳也早早收拾好了衣物跟着他出发。

见到卓琳如此,邓小平只好软磨硬泡,想让妻子留在北京。但卓琳却坚定地说:“我是你妻子,我不陪你,还有谁陪你?”见到拗不过的卓琳,邓小平只好和她一起前往江西。

就这样,邓小平和卓琳,在飘摇风雨和境遇沉浮当中,非但没有成为别离鸟,反而真情更胜金坚。到了生命的后期,邓小平身体不堪重负,当病魔在折磨他的意志时,邓小平便会呼喊妻子的名字,而卓琳来到他身边时,他就会紧紧攥住妻子的手,不愿放开。

此时,只有卓琳能够缓解这位伟大先驱的病痛,爱人和家庭的温暖,是支撑这位领导者度过人生低谷的最大动力。而卓琳,则是撑起这个家庭的支柱,也是支撑邓小平后背的女人。这一陪伴,就是58年。

三、小结

在邓小平过世后,卓琳却依然遵守丈夫的遗愿,丧事一切从简,除去港澳回归和祭日纪念等事情外,很少离开她和丈夫共同生活了20余年的院子。为了纪念老伴,她每日都会打扫丈夫的书房,并将书房简单布置了一下,方便亲友悼念。

直到今日,米粮库胡同的院子里,邓小平的书房依然保持着原貌,写字台上堆满了孙辈送来的纪念品,台历则永远定格在1997年2月19日这一天。

晚年的卓琳,对于自己的生死早已视之坦然,多次嘱咐孩子们要一视同仁,让她和丈夫一样一切从简。2009年7月29日,93岁的卓琳在北京因病逝世,这一对革命伉俪,都在相同的年纪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。

评论内容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