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际网址导航系统,最好用的网址导航

姜家山人不姓姜,无人区风貌,将会再改变

05-17

浏览量:548

2003年2月18日, 市周公宅 正式动工开建。

淹没区的周公宅、外岸、里岸、乌坑、陶坑、直岙、姜家山等村落,在老家度过最后一个春节后,陆续搬出山区,分居鄞西各地。

建成蓄水后,陶坑溪沿线的乌坑、陶坑、直岙、姜家山等村落,进村的道路被阻断,成了回不去的故园。

二十年来,成为了 的无人区,只有驴友偶尔来打扰。

2010年6月20日,颖之曾随一队驴友探秘 无人区,磻溪-陶坑-姜家山-铜坑,遗憾川人颖之当年对 山水知之甚少,留存照片也不多,对无人区的记忆已淡薄。

2021年, 市启动了四明山“146”路网布局工程,铜坑隧道公路,将穿越无人区再与蜜北线公路相连,无人区的自然风貌,将再次发生改变。

为了记录无人区再次改变之前的风貌,2022年4月17日,颖之时隔12年,重走 无人区。

4月17日是星期天,颖之原以为路途会遇到驴友可以同行,因此没有约伴,独自一人,从 市海曙区龙观乡磻溪村开始徒步,原计划重走当年路,先去陶坑,结果在放车子岗上的三岔路口错了方向,沿着山脊上的路往南行,遇到挖竹笋的村民,问路才知,此去之路前方十字路口,可往商量岗、铜坑和姜家山。

颖之大喜,正好可以将错就错,先到姜家山,再往陶坑返回磻溪,正好形成环线。

误走误闯,居然走出了一条意想不到的环线路。

独自一人下山来到姜家山遗址,十二年弹指一挥间,恍然若梦。

首先看到的居然是成堆的垃圾,证明常常有人来这里游玩。

每次在美丽的地方看到煞风景的垃圾,颖之也忍不住爆粗口。

美景如美人,何忍糟蹋!

丢在姜家山的垃圾,一场洪水后,全都会进入下游的周公宅 , 人民的大水缸。

小桥流水,枯藤老树,只是没有了人家。

源自商量岗的水,流经姜家山、陶坑,注入周公宅 ,再入 市民千家万户。

十二年前还没有倒塌的房屋,如今已是废墟。

仅存的一栋四间二层民房,无人居住,成为了驴友免费的露营地。

网友“Shchxsh”说,姜家山唯一未倒的房屋是大舅舅家,对面倒的木屋是外公家。

网友“剡溪渔夫”则说,那4间楼屋是阿姨家。

颖之在这里巧遇了一队露营爱好者,请颖之帮他们拍个合影。

他们还问了颖之的自媒体号,一问才知,其中一名网友“我是传奇”,关注颖之星语已很久。

颖之以为正好可以结伴同行,然而他们前一天已到这里来露营,正准备启程返回。

他们走后,寂寞的山谷里,只有颖之一人。

颖之继续沿溪而下,到直岙,到陶坑和外陶坑,多么希望前方有驴友,或者后面有驴友赶上来,可以结伴而行,遗憾一个人都没有遇到。

返回时误入歧途,惊吓一场。

姜家山村,原来也是一个大村落。

以姓氏为名的地方,一定与人有关,但是姜家山村民不姓姜,多姓应,还有朱姓龚姓共居。

那么,为什么叫姜家山呢?

因为这里古时曾是姜姓官僚的封地,故名姜家山。

古时的官员,会按官品分给一定面积的田地以充俸禄,通常称为禄田、职(务)田、俸禄田、禄米田。

市海曙区横街镇有个村庄叫职田村,就是因为这里的田地曾经是官员的职务田。

宁海县著名的石头村许家山村,奉化区溪口镇岩坑村的石家田、俞家田等等,名称也是来源于此。

官员拥有俸禄田,并且得以世袭,演变成了后来的大地主。

姜家山村的应姓人家,两百多年前从浙江仙居避难而来。

世代隐居深山中,少与外界来往,上世纪村里通了公路,村民喜大普奔。

网友“黄维君”回忆,村里第一次通客车就去了这一带,村民看到山外来的车和人,好开心。

通车没过多少年,就迎来了大转折,兴建周公宅 。

2003年的春节,是周公宅 移民在老家度过的最后一个春节。

姜家山村民在老家度过春节后,陆续搬迁到鄞江镇下吕家村。

古村变迁,原貌仅供追忆。

拆迁后的遗址,种植了树木,如今树木成林。

网友“木木林森”说,那些树木就是他们单位所种植。

岁月如水,流淌不息。

世间万物,变化不停。

铜坑隧道公路打通后,清静的姜家山遗址,又将再一次迎来改变!

无人区的自然风貌,下篇继续分享,欢迎关注!

评论内容: